從科學的角度來說,電磁波是一種能量,凡是能釋放出能量的物體都會釋放電磁波。

當電磁波嚴重干擾身體細胞,成為健康殺手時,我們就必須特別重視並做好防範措施。

你只要將電器用品開關打開,就會釋出電磁波,家庭中最常使用的電器用品有電視、電冰箱、冷氣、電話、電鍋、吹風機、電鬍刀、電動牙刷、電腦、熨斗、音響、手機、烤箱,一旦運轉後,電磁波隨之而來。

瑞典國家輻射局(它被歐洲各國公認最先驅和最嚴苛)訂定身體周遭的標準輻射若小於0.1mG屬於安全範圍,超過3.0mG即為危險區,但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用品,大多都已超過3.0mG,也就是說,居住環境的電磁波早已威脅到我們的健康了。

 

經實驗和調查結果顯示,電磁波最主要的危害如下:

● 中樞神經系統虛弱:

電磁波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,讓人體出現神經衰弱症候群,如:頭痛、頭暈、全身無力、記憶力減退、睡眠障礙、易怒、心悸、多汗、手腦協調動作差,嚴重者還會罹患老年失智症。

● 免疫系統功能降低:

有多篇動物實驗和對人體受輻射作用的研究和調查顯示,長期受到電磁波作用的人,白血球吞噬細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細菌數均呈現下降趨勢,抗體亦受到明顯的抑制。

● 提高不孕症機率:

長期接觸超短波發生器者,男性精子數量會受到抑制而降低,生殖器官功能下降、影響生育能力。

女性則易出現月經週期紊亂、經期症候群、卵細胞易發生變性問題,降低女性生育能力或提高生出先天性畸形嬰兒機率。

電磁波無所不在,應該積極找出對應之道,才能降低電磁波對我們的危害。

 

那該如何降低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呢?

對策一:與電器用品保持50公分以上距離

由於電磁波強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,故保持距離非常重要,在使用電腦、電視、電風扇、吹風機、微波爐、電磁爐、洗衣機等電器用品時,都要保持50公分以上的距離,以策安全;距離越遠,電磁波強度越弱。

對策二:養成拔插頭習慣

拔掉插頭可防止電磁波產生,所以一定要養成不使用電器用品時,隨手將插頭拔掉的好習慣,還可以節省用電量。

對策三:縮短使用電器產品的時間

電磁波再強,但是使用電器產品的時間愈短,影響也會愈小。

對策四:睡覺時要遠離電磁波

睡眠時間通常會在6~8個小時,即使微量電磁波的曝露都會對身體影響很大。因此睡覺時,不要太靠近裝有電線的牆壁或是離插頭太近,免得受到電磁波的長期干擾無法好好休息。

有些人習慣使用手機的鬧鈴服務代替鬧鐘,這會讓手機太靠近床頭,迫使大腦要曝露在電磁波下好幾個小時,所以,還是買個鬧鐘吧!

對策五:選用同種小型的家電產品

大型與小型家電比較,大型的電磁波及耗電量一定比小型來得高,所以儘量要選用小型的。另外,電燈泡的電磁波比日光燈來得小;無線電話也比行動電話來得小。

對策六:孕婦及幼童要遠離電器用品

這兩個族群的細胞分裂正值旺盛,很容易受到電磁波的干擾,所以最好避免使用吹風機、電毯、微波爐。美國有一項研究發現,母親在懷孕時曾使用電毯者,胎兒日後得到血癌的機會是一般兒童的7倍。母親在懷孕時經常燙頭髮,胎兒日後得到血癌的機會是一般兒童的6倍。母親經常使用吹風機,胎兒日後得到血癌的機會是一般兒童的2.8倍。

對策七:注意電器產品的後方及兩側

根據研究,電視機與個人電腦的後方及兩側所釋出的電磁波極強,因此儘量不要站或坐在電腦後方及兩側。故可將電腦螢幕換成液晶螢幕,而手機最好可以放在手提袋或包包裡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s://health.gvm.com.tw/webonly_content_2199.html